目前,電動汽車需求呈激增態勢。最近研究表明,在未來的 20 年內,電動汽車將占據整個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,每輛車將配備約 1,000 粒電池。為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,數十個不同國家通過立法方式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措施和目標。
在這個增長勢頭迅猛的時期,為滿足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市場的需求,制造商必須在整個制造過程中推動整合并讓自己脫穎而出。但如何去完成這一挑戰,給制造商們帶來了新的難題,例如,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減少停機時間、實現靈活制造、充分利用數字工程,以及節省運營費用等。對此,羅克韋爾自動化為制造商提供全方位的產品生產解決方案。
為成功做好準備
在當今的許多汽車工廠中,效率低下的輸送系統是提升績效的主要障礙。而面對激增的電動汽車和電池生產需求,獨立推車技術 (ICT) 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。
利用 ICT,企業不僅能夠提升效率和產出,還能改革其制造工藝。ICT 使用磁鐵(而非機械傳動裝置)以無摩擦推進方式精確控制運動,因不存在接觸部件或易磨損部件,而所需維護極少。這樣一來,故障率和維護工作量大大降低,正常運行時間和產量得以顯著提升。
ICT 賦予用戶更強的控制力,能夠幫助其改革制造工藝。相對于只能通過控制傳送帶間接影響產品的傳統輸送系統,ICT 能夠直接控制產品位置、速度和加速度,具備實現自動防碰撞、同步控制和異步控制編程的功能。 這些特性是傳統輸送系統所無法企及的,可以幫助制造商重新構思各種可能性,并從而改進工藝流程。
基于直線電機技術的智能輸送系統集多項功能于一身,是 MagneMotion 獨立推車技術平臺的動力來源,能夠顯著提升績效和生產力,價值遠勝于傳統輸送系統。
MagneMotion 獨立推車技術平臺相當于一套伺服系統,能夠單獨控制各個產品,同時任意設定產品位置、速度和加速度,并在可擴展性和工藝流程方面帶來卓越的靈活性。這樣即可提升制造業務的響應速度、適應性和定制化能力,從而滿足市場需求。
在電動汽車和電池組裝中,ICT 是新型工廠工作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無論是傳動系制造與組裝、電機制造與組裝、電池制造還是工廠車間運輸,ICT 均通過推車來控制生產環境,從而可提供相應的優勢。但是,ICT 如何解決當前的規模擴張和創新需求呢?
提高產量,縮短停機時間
智能制造可以讓制造商事半功倍。為了保持盈利能力和改善低效設備,制造商必須保持靈活性和最大限度提高投資回報率 (ROI)。為此,許多企業正在開發智能工廠以提高制造能力。
在實現智能制造時,靈活制造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。ICT 不僅可以加快物料輸送速度,來優化制造過程和提高執行效率,并且 ICT 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,可從半自動生產擴展至全自動生產,也就是說,當工位增加時,只需將新電機連接至現有生產線即可,大大減少了停機時間。
上述配置可對產品進行“一勞永逸”式的異步控制。這樣制造商就可以消除瓶頸、提供物料緩沖、提高機器的資產利用率,并專注于增值任務,而不是將精力耗費在工位之間的組件轉移上。
簡化集成
正如汽車企業正在努力消除工廠車間的效率障礙一樣,他們也在努力消除數字工程方法中的效率障礙。Emulate3D? 數字孿生體軟件可使制造商專注于生產工藝,而無需憂心于輸送系統。該軟件還可將輸送線和軟件相連,自動生成 PLC 代碼,以便工程師們在虛擬環境下測試和驗證產出效能,并且,其中的虛擬調試功能能夠大大的減少開發工作,有助于加快投產速度。
電動汽車和電池生產能夠實現運營成本節省,首先要歸功于 ICT 的緊湊化設計。這樣,生產車間中便能為增值型任務騰出更多空間,來提升未來增長潛力。ICT 的輸送速度更快,可以提高其他過程設備的效率,從而減少生產車間的工位數量,營造一套真正符合成本效益的生產系統。此外,潔凈室環境的空間需求也會因此降低。
在制造過程中,系統的正常運行時間越長,制造商賺取的利潤則越多。ICT 不存在易磨損部件、移動部件、油脂和污染物,使得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商受益匪淺,其模塊化設計也有助于確保規模擴展符合經濟效益。制造商可通過 ICT 精簡和加強其制造業務,按計劃打造更高效的小型化生產線,減小電池制造的占地面積及降低空間需求。
作為智能制造的引領者,羅克韋爾自動化通過先進的獨立推車技術(ICT) 不僅推動了企業智能工廠的建設,并且,ICT的版塊設計更是為智能生產提供了有利的助力,讓企業能夠滿足更多靈活多變的生產需求,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(來源:羅克韋爾自動化)